廉政教育
当前位置: 首页>>廉政教育>>学思践悟>>正文
学思践悟

香饵见来须闭口

2022年04月27日 18:11  点击:[]

“香饵见来须闭口,大江归去好藏身。”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,令人深思。联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“围猎”“陷阱”,有人识不破,有人忍不过,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,再细品白居易的诗,忽觉“香饵”别有一番滋味,顿悟今日中了“香饵”,明日何处可藏身?

这“香饵”,可能是一顿饭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面对的饭局,很多时候功利性居多,请吃者曲意逢迎、殷勤备至,但往往酒中有话,菜里有求。赴这样的饭局,难免会有领导干部在推杯换盏中混淆公私身份,甚至罔顾党纪国法,轻易突破规矩,大搞权钱交易和利益输送。有道是“吃了人家的嘴软,拿了人家的手短”。从一些领导干部堕落腐败的轨迹来看,很多人最初就是吃了不该吃的饭,结交了不该结交的“朋友”,最后防线失守、栽了跟头。“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领导干部摆脱“围猎”,当从舌尖开始做起,磨练克制“一饭之功”,品味“一饭之悟”,警惕“一饭之祸”。

这“香饵”,可能是一件宝。人有喜好,无可厚非。但对自己的兴趣爱好,倘若不善节制,就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,让惯于钻营之人钻空子。近年来,不少党员领导干部栽倒在玉石、字画、摄影器材等“雅物”上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新区委原常委、宣传部部长舒朴诚受贿、玩忽职守案起诉书中提到,其在涉嫌受贿犯罪中,不少都与玉石有关。玉石无罪,罪在贪腐。世间再好的宝物也是有价的,而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是无价的。只有守住爱好的“防线”,警惕“雅贿”的陷阱,才能守住清廉本色、抵御宝物诱惑。

这“香饵”,可能是一句话。电视专题片《零容忍》中,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陈刚,反思自己走向腐败深渊的心路历程:“到哪里人家都说你是年轻有为的专业干部,有飘飘然的思想。”在一些心怀叵测之人不断吹捧下,陈刚的自满情绪也逐渐生长,欲望不断膨胀。从接受老板吃请娱乐,发展到接受房产、巨款,甚至为满足设计梦让老板出钱自己设计私建私家园林……官场中,恭维、吹捧,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“香饵”。有的人能够始终保持清醒,但总有一些人迷醉其中,洞察不了这种甜言蜜语背后的陷阱,逐渐认不清自己,不知自己有几斤几两,在所谓的“好话”中昏昏然、飘飘然,最终迷失自我、误入歧途。

“香饵”还有许多,事实上,一些干部不是看不清“香饵”背后的玄机,但为何仍频频中招?究其原因有三:一是侥幸心理作祟,认为收点、捞点,“天知地知”,他人“中枪”,自己未必“中弹”;二是麻痹思想作怪,对一件小礼品、一盒土特产,认为是人之常情,久之见怪不怪、贪念愈盛;三是自我感觉良好,发展顺风顺水,前途一片光明,便“春风得意马蹄疾”,如同摄入过量的糖,发展到向不该尝的“甜头”大开欲望之口,最终带来的只有无尽的“苦头”。

《论语》里说,“以约失之者鲜矣。”意思是说,一个善于约束自己的人,是很少犯错误的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,关键是修身慎行、怀德自重,修好共产党人的“心学”,不为“香饵”所惑,不为利诱所迷。觉悟高了,自律意识强了,才能心明眼亮,识别出形形色色裹着“糖衣”的炮弹;才能找到行为的准星,任何时候都经得起诱惑、守得住底线,做到一生俯仰皆坦然、进退无愧怍。

关闭